“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终目的”,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新时期民生保障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近年来,南通深化“链式养老”服务品牌,全面推广“1+N”普惠托育模式,持续完善残疾人、儿童等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写好人民幸福安康,特别是“一老一幼”这篇大文章。早上八点多,立宝托育内欢声笑语,宝宝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跟着音乐律动哼唱。身后的教室内,手工课也很受宝宝们的欢迎。冉冉今年18个月,因为父母都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爷爷奶奶们又都还没退休,冉冉9个月大的时候,就被送进了家附近的立宝托育。作为家门口的托育机构,立宝不仅解决了大部分家长幼有所托的问题,更实现了幼有优育。姚晓家的宝宝原本一直由老人带,到了23个月还不会讲话,在周围人的建议下,她把宝宝送到了这里。半年下来,宝宝的变化让她非常惊喜。南通是江苏省批国家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的试点城市,目前已建成各类托育机构485家。立宝托育就是其中一家民营全日制托育机构,目前已建成1家中心园和10家社区普惠园,服务门类全、设施优、收费合理,满足家庭多层次、多样化托育服务需求。托育机构内宝宝们咿呀学语,市区老年大学内则是琴声悠扬,老人们舞姿翩跹。目前,南通市老年大学共开设10个专业大类150多门课程,在籍学员12000多人次。线上报名一抢而空,热门课程靠“拼手速”,教室内座无虚席……这样火热的学习场景,是老年大学的真实写照。在南通,不仅老有所学,老有颐养也已照进现实。每天起床后,高店社区长者驿家内,10多位老人件事就是跟着护工一起做手指操,活动筋骨。与传统养老机构相比,长者驿家提供的养老服务更全面,包括全托、日托和32项居家上门服务,是我市“链式养老”服务模式中的重要一环。朱奶奶今年86岁,在高店长者驿家住了3年多,初生活还能自理,得了新冠后,身体各项机能大不如前,如今长期卧床,护理员每两个小时给她翻一次身,她还能享受市北护理院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目前,市北护理院已在唐闸、幸福、秦灶三个街道建有长者驿家,服务范围涵盖周边13个社区近3000多名老年人。机构、社区、居家,“链”接起了南通两百多万老年人的幸福晚年。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强化“一老一幼”服务等工作。“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是事关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问题。近年来,我市围绕“一老一小”服务锻长补短,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延伸服务链条,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